第二百四十五章 还真是一个泥潭(4/5)
他自己看去!”
秘书文翰点点头从随身公文包里掏出足足二十多页的资料递给林放。
林放道谢后马上看了起来。
二十多页林放看起来并不慢,可是越是往下看,他越是心惊,也终于知道了白云松之前为什么会那么失态了。
原来这个宏昌肥皂厂从开始建厂时就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最终也彻底埋葬了这个厂子。
六十年代,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期间,计划经济带来的一些弊端已经体现了出来,不过非常不明显。
但物资紧张却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事实。
上海可是当时全国人口数一数二的大城市,这么大的城市物资供应就更加紧张,尤其是生活日常用品这方面。
也就这这个时候,上海市发布了一份分件,号召各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集资筹办生活类商品的厂子。
而宏昌街道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积极响应,最终决定办一个肥皂厂。
想法很好,但事情却有些麻烦,没钱啊!
当时普通老百姓实在是太穷了,生活都紧张,哪有钱拿出来建厂。
最终,街道办求助到了普陀区政府。
协商多次之后,区政府给予的答复是:协商办厂!
具体就是,区政府协助解决生产设备和物资原料问题,但厂子90的支出都要街道办这边筹集。
区里可以先行垫付一部分,但厂子建成后,需要用产品抵消这笔支出。
事情就这么解决了,厂子也办起来了,当时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但等到事情到了八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出台,国企的一些问题凸显的更加明显,以至于一些企业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而当时国家的策略就是先救国企,再考虑集体企业和私企。
于是,原本隐藏的问题就出现了。
区上每月都要给宏昌肥皂厂下达相应的生产指标,可生产原料等物资却在减少份额。
这就难办了。
于是,随着矛盾愈演愈烈,宏昌肥皂厂就要求将企业所有性质提升为国有企业,这样还能让大家真正端上铁饭碗。
可惜,这一项申请被驳回了。
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