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元气键,和氏璧奖(4k)(3/6)
,却很难像前世那样顺利总结出成体系的理论,在文明的发展上甚至会变得更加缓慢。
“鲁先生,你应该知道柴火燃烧放热、火药爆炸等现象吧?还有道士炼丹炼药的时候,药材的性质常出现与先前全然不同的变化。这些事件的背后,自然也有着它们的原理。”
用赞赏的目光看了对方一眼,赵青点了点头,对此作出解释道:“与描述力学的物理不同,这类不涉及到力的传递,却额外产生或吸收能量的变化,在我这里则称之为‘化学’……”
“根据我的推测,大部分真气属于特殊的气体,以纵波的形式传播,并可以受到精神力量的控制,像化学反应那样释放出蕴藏于其中的能量,以此产生额外的力道……”
“细究真气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炼精化气’这个概念。众所周知,在后天之境,真气内力的来源,一般为由吃下去的食物转化出来的脉气。而人消化食物的过程,正是一种化学上的反应……”
“虽然目前尚无法明确真气储存、释放能量的详细机制,很可能涉及到比‘化学’更加精细的微观变化,但暂时可以将其视作‘化学’体系中的一个大类,探究它对其他事物施加影响的原理。”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由复杂的阴阳之气结构组成的真气内力,它的形成与消耗,在赵青看来,可以视作由各种元气基本单位,其“元气键”的形成与断裂,跟化学变化颇有相似之处。
其中的“真气”,为复杂的元气化合结构,物理性质等同于很轻的气体;“内力”,则是真气中蕴藏着的“元气化学能”。两者属于两个相似却又有细微差别的定义,在科学描述时需要区分开来。
当然,这并非就是把“元气”视作了前世的分子原子,只是暂时在描述真气内力时用作参考,真正的武学体系,无疑还要复杂许多;
不仅要创出相应的“化学”,还涉及到流体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一大堆理论,结合阴阳转化等道门思想,探究神秘莫测的意识与精神,才能够完整地描述。
实际上,若要将武学融入到科学体系,需要建立的全新学科,应该得有类似于化学层面的“真气化合学”,近似于微观物理层面的“微观元气学”,研究宏观元气现象的“宏观元气学”等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