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改造禅院,参悟唯识(4k)(4/6)
精神造成巨大影响,便应当是在波动的频率上出现了某种层次上的契合,且占据了高阶的引导地位。
从这个方面着手,赵青尝试改变自己新创场域的异力波动频率,经过千百次的调整,终于反过来影响到了和氏璧的异力放射情况,对其实现了古往今来无人能够做到的完全掌握,令它乖乖化为了一个不断产生浓郁天地元气的修行辅助宝物。
……
佛教历史上,祖师们根据不同立意而阐释佛法,从浅到深,由粗至精,其内部亦有着许多思想分歧,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宗派。榾
从法性一味立意,以主张真如、佛性为世界本源者,称为法性宗,一般认为华严、三论、天台、禅宗等,也就是当世四大圣僧所属的宗派,俱属于性宗,思想源头来自于龙树中观。
从万相差别立意,分析法相,论证万法唯识者,称为法相宗,主要是玄奘后来所创的唯识宗,思想源头来自于无著、世亲的瑜伽师地论,走上了一条与其他宗派不同的道路;
其中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修行难度明显高于前者,唯有大智大慧之人方能理解透彻。以赵青之见,应该也是最接近佛道本质的一派,至少,她修习的就是纯粹的心识之法。
在玄奘在世的时候,靠着他的威名和影响力,唯识宗成为中土佛教各大宗派之中最为耀眼和显赫的一支,令法性宗诸派黯然失色,但在他圆寂之后,只过了几代便衰落近乎于灭亡,便是由于修行难度过高之故。
玄奘虽然是法相唯识宗的开派祖师,但在他之前,中土唯识学早已有所发展,如北方的“地论学”与南方的“摄论学”,但颇有些矛盾混乱之处,不成体系。
像净念禅院这种类似于唯识学与禅学合一的流派,其实已算是当世对此的大成者,确认并研究了唯识学所依据的六部大乘经典《解深密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专注于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经》,对昔年天僧传承下来的《净念禅书》有所改进增益。
佛教的不同流派之间,自然也是有矛盾冲突的,虽不太明显,但确实存在。就连同门之间,禅宗六祖慧能也被他师兄神秀的手下追杀多年,更何况于不同宗派?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