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精神实质,太阴化生(4k)(4/6)
正的,客观守恒的。只要在大道中运行,其中的一切都是残缺的,而所有的残缺,只为了造就道这一完美的始终。
看不到起始,也看不到终点。被限制在道的范畴之内,局限于一方世界之内,那么我们身处的世界,亦只是一座封闭的大监狱,永远没法明白它究竟是什么东西。
愈是体会到世界中仿佛永无穷尽的奥秘,我也愈加生出了脱离它的控制、让自己的生命不再被这个世界所束缚的想法。”
看着这几段文字,赵青不禁想到了很多,感受到了逍遥子对道之完美的执着追求,明晓了求道修道的魅力与意义所在,并隐约间改变了她看待事物的角度。
毫无疑问,这正是“中冥独达,天地太虚”在求道思想上的展开,蕴藏着“形神合同为虚”这条路线的心灵修行方向。
“破碎虚空”,破开的不仅仅是外界的虚空,也同样需要破开心灵的虚空,内外结合,方是得道。
在开头的感言之后,逍遥子一边为《太玄经》作着注解,一边写出了一篇玄妙之极的功法,正是他借之得道的根本武学“逍遥御风”。
这门武功极其深奥,可以通过操纵自身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种气的变幻,与天地间的各种事物生出阴阳感应,或相斥、或相吸,从而扩大自己气场的影响力,御使天地间无处不在的风与气。
而自身体内的真气,也随着外界的环境而阴阳变幻,以此来加快它的运行速度与施展威力;若是仍处于积蓄功力的阶段,修行速度更是能大幅提升,但必须有着极强的元气感应能力作为前提。
在赵青的判断中,或许能与自己所创的“万象浩虚功”进行融合,在效果上更增半筹。
而石壁上蝌蚪文串连内息的表层武学,则是“逍遥御风”天地人三篇中的起始篇章“人篇”,不但能够增进功力,还可以用来提升修习者的精神境界,使其渐臻有资格习练“逍遥御风”的高深修为。
与之同列的《太玄经》,则是此功御风御气之法的对应算法,相当于术数的作用。
司马光评价扬雄道:“扬子云真大儒者也!孔子既没,知圣人之道者,非子云而谁?”认为扬雄达到了圣人的层次。
扬雄仿《易经》而作的《太玄经》,将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