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佛魔相生,冲和之气(4k)(3/6)
萧远山现在还没有正式进行复仇,也不准备牵连无辜,问题并不大,所以他也就是这么一说。
“其实,你所受的内伤,也未必一定要依靠佛法来化解。”赵青在边上观察了一会萧远山真气的流动变化,继扫地僧之后,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无需用佛法来化解?”萧远山目光炯炯,脸上不由得显露出了喜色。
虽然同样是自己难以想象的高手,但看起来年纪轻轻的赵青,与年龄颇大、神神叨叨的扫地僧相比,还是后者更加显得高深莫测。
然而,赵青此言一出,萧远山心中对两人的评价,立刻就反了过来,觉得能有正常解决方法的她,或许才是更有手段的那人。
“不错。”赵青点了点头,向窗外的老僧道:“少林寺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调和化解,否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陷愈深。这种损伤身体的戾气,莫非就是与佛相对的‘魔’?”
“阿弥陀佛。”老僧合十回道:“赵居士所言,正是说出了佛门武学中‘戾气’的本质。因此,想要化解心中伴生之魔,也惟有激发出人人都蕴藏着的真如佛性。”
“倘若赵居士有其他手段化解‘戾气’,降伏魔头,老衲自然会收回之前作出的判断。”
“果然如此。”赵青心中有所明悟,倏然间身形一晃,探出两指搭在了萧远山的手腕上,决定通过对他体内情况的进一步检查,确定“戾气”的真相,以及尝试寻找到化解的另一种方法。
与此同时,依靠着探入对方经脉中的真气内力,她体会着萧远山的心念变化,将其作为自己蕴养精神的养料,使得心识与元神越发活跃起来。
佛家有言“度我度众生”,谓帮助众生解脱烦恼与痛苦。
道教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的《度人经》中也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以济世度人作为立教宗旨,“修自己为功,度他人为德,方能功行两全”。
在赵青看来,这是因为,众生不仅仅是与修行者相同的人,亦属于天地间的一部分,因此有着特殊的含义,可以促进自身的修行。
感应众生的想法,可以带来难以言喻的感触,爱恨离愁都夹杂其中,豪情壮志亦在其中,既是人道,亦是天道的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