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好酒管够】第章 第章 第章 )(4/5)
早,没到中午便到了嵩山脚下。
相比于大多已经被达官贵人圈占的近郊,嵩山一带风光还是极宜人的。
走了一路,大伙都饿了,索性就近寻了个村子掏钱命人杀鸡宰鸭做些家常菜,吃饱喝足正好在周围边庄子边散步消食。
不想却在半路遇到个熟悉的人--不是王维又是谁?
三娘最先注意到正在山脚下信步徐行的王维,登时挣开她叔牵着她的手开开心心地跑过去喊人:"老师!"
王维转头瞧见三娘,微讶,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三娘一口气跑到王维面前,才仰着头回道:"阿翁说要这里置办个庄子,带我过来。"
王维道:"这里的风光确实不错。"
三娘关心地问:"老师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王维耐心答道:"正巧刚到这边没多久,用过饭后到处。"
他母亲在嵩山潜心礼佛,他也曾经在嵩山这边长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回到嵩山便分外感慨,忍不住独自出来周围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致。
听闻王维会暂住在嵩山这边,三娘积极询问他现在住哪儿。
王维道:"在东溪一带,不过住处还没有收拾好,今晚粉】扑-儿文=~學!暂且住在一个朋那儿,他也住在东溪那边。"
三娘便跑回去央着她祖父买东溪那边的庄子。
郭家祖父自是依了她的意。
一行人除了萧衡这个驸马都尉都是无官无职的闲人,交游起来倒是没犯什么忌讳,所以等郭家祖父定好买哪个庄子以后便一同去了王维那个朋的别业。
王维这个朋叫李颀,也是个诗人。
早些年李颀曾考过进士,后来当了好些年的县尉,一直没机会升迁,便决定归隐山林。
可见有的人到基层去是为了履历好,有的人到基层去就是扎根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最后全家都变成当地群众,为当地人口增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碰上那些个心存傲气、不靠俸禄养家糊口的家伙,那当然是二话不说挂冠而去。
李颀就是弃官隐居大部队中的一员。
他少年时家里可有钱了,这处嵩山大别业就是他家祖产之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