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一诗成名】第章 第章 第章 )(2/5)
三娘只觉李隆基身边这些人当真没一个是不好的,不管是张九龄他们这些不算年轻的老臣,还是李龟年他们这些尚算年轻的乐师,一个两个俱是姿仪不凡。
李隆基见三娘得眼也不眨,不由笑问:"怎么?你也认得李龟年?"
三娘回道:"不认得!但是他长得好!"
李隆基听得直乐,特意逗她:"他家中还有两兄弟,也和他一般好。"
三娘震惊地睁大了眼,很难想象三个长成李龟年模样的乐师齐聚一堂会是什么模样。
李隆基哈哈大笑,当场满足了她的心愿,叫人把李龟年两个弟弟也召出来,叫他们一起奏唱第一首呈到御前来的诗。
李龟年三人领命退下去准备。
李隆基让三娘直接在边上坐下吃些茶点,等听完她自己写的诗再走。
三娘只是喜欢欣赏好的人,真见了也就是多几眼,小孩子"思无邪"的率真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能听到别人把自己的诗唱出来她当然很高兴,不过她等了半天也没获得详细点评,这会儿面对满桌茶点也没什么心思尝了。
三娘卖力地把方凳往李隆基那边挪了过去,凑到李隆基近前开始和李隆基讲起自己写诗时的心路历程。
她一股脑儿把自己的构思给讲完了,才开始追问李隆基许多问题:想表达这个想法的话,她的典故用没用对?有没有更好的典故?
在三娘的认知里,李隆基是天子,是一国之尊,是整个大唐的所有者,那么李隆基一定是个无所不知的聪明人!
既然刚才没机会向贺知章他们仔细请教,这会儿当然要逮着李隆基问个尽兴。
李隆基:“………”
这小孩还真是一点都不拘束。
面对小孩儿满含期待的灼亮目光,李隆基哪怕不懂也要装懂,何况他本来就是个精擅此道的风雅帝王。
他当真给三娘讲起更多合用的典故来,听得三娘乌瞳更为炙亮,满脸都写着"您好厉害啊"的惊叹。
李隆基平生最的是音乐,经常亲临梨园点拨诸乐师,时不时享受一下为人师的乐。指导小孩子写诗如何用典这种事他倒是第一次做,感觉还挺不赖。
主要还是三娘聪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