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撞衫女同学(2/3)
飞奔出门。
“等一等!”
等母亲取了一个干馍馍追出院门的时候,却发现狗蛋早坐在同学聂大民的自行车后座上,扬长而去。
“唉这孩子,本来就瘦,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早点咋能行呢?”母亲忧心地自言自语。
“王谦己,你咋不让你妈给你装馍啊?你早点吃啥呢?”
聂大民用力蹬着自行车。
他比狗蛋高半个头,精力旺盛,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
“我早上等你的时候已经吃了些馍,我妈还非给我装。”
狗蛋轻描淡写地回答。
其实,他不装馍去学校的原因,和不穿棉袄一样
随着改革开放,好多人家的条件越来越好,城里的家长们每天都会给孩子们几毛钱让买早点吃。
在1993年初,沙城县的牛肉面才七毛钱,“油棒子米汤”才四毛,清真大饼才1毛城里孩子们基本都吃得起。
尤其是初三的孩子,再有几个月就面临中考,家长们都很重视孩子们的营养。
只有一些农村的同学,每天的书包里,还装着母亲蒸的干馍馍,弄得一书包馍馍渣,把书本都磨毛了
好多城里的同学,就取笑那些乡的同学还背着馍馍来上学
狗蛋不想让那些同学笑话,宁可饿着肚子不吃早点,也不愿意在书包里装干馍馍。
虽然聂大民是他的好哥们,可狗蛋也不想告诉他,自己是因为怕丢人才不带干馍馍的。
聂大民小学就和狗蛋是同学,他家里虽然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可父母都有工作,是“双职工”家庭,生活条件很不错,算是典型的“城里人”。
虽然父亲咬牙借债,花了两万块给东子和狗蛋买了城市户口,可他们一家谁也没有觉得自己变成真正的城里人
这个尴尬的身份,每每让狗蛋自惭形秽。
所以,他极力地掩盖自己是乡下人的印记,试图融入城市,当一个堂堂正正的城里人
聂大民骑着自行车,带着狗蛋来到了沙城县四中。
放下书包,狗蛋和聂大民就赶紧组织同学们去操场跑早操。
狗蛋是班长,聂大民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兼生活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