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陛下,前方就是岭南(1/3)
“父皇,岭南苦呀”
“儿臣来岭南已经七年,七年前儿臣来到岭南,满目皆是疮痍,城池破败,街上的百姓也是瘦骨嶙峋,衣衫单薄每每想到百姓们食不果腹,儿臣就夜不能寐”
李宽伏案写着,忽然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写了。
“王爷,岭南就热,百姓们穿的也自然单薄!”赵信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虽然不知道自家王爷为何每次都这么写,他如果看到也什么不对的地方也会提醒一下,要跟王爷圆谎。
“哦,那改一下,衣衫破烂”
李宽也没有较真,然后继续写:
“岭南地广人稀,瘴气滋生,也导致土地荒芜,粮食产量极低,每当儿臣看到空荡荡的粮仓时都泪如雨下,即便到了粮食紧缺的年月,也无粮可放,只能将王府的仅存的食物分发下去”
看着自己王爷奋笔疾书的模样,赵信的眼角就直跳。
王爷,您这样蒙骗你的父皇真的好吗?
写到这里李宽似乎想到了什么,看向赵信:“老赵,双季稻的夏粮已经收割完了吧,收成怎么样?”
这几天只顾着享受了,忘记这么重要的事情。
赵信连忙回答:“王爷,稻种经过好几次改良,亩产粮大约三石左右,甚至一些良田都达到了三石半或者四石!”
“三石?”
李宽的眼睛眯了起来。
大唐一石就是796公斤,大概就是160斤,三石就是480斤。
乖乖!
在大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以前查过资料水稻在大唐时产量亩产300斤,最多也就两石320斤,经过他的改良,能够达到480斤,可以说是质的飞跃。
“现在粮仓已经是满了,我们正在修建大量粮仓来囤积粮食,不过即便这样,到了收第二季稻米的时候,恐怕也不够用!”
赵信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绽放出了得意的笑容。
李宽点点头,接着写道:“父皇,这里还山高林密,时不时会遭遇匪患侵袭,周边还有大大小小百余个土司,他们也经常掠夺我岭南百姓”
忽然,李宽又想到一个问题,眼睛又看向了赵信:“那些攻打土司的士兵怎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