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军功封爵(1/4)
在此,不得不提一下军功爵法规定。
无爵的士伍斩首一级就晋爵一级,
想做官的可以做五十石之官(相当于伍长),
斩首二级就晋爵二级,有资格做百石之官(相当于什长)。
当你成为伍长时,会增加一个指标。
全伍杀敌多过损失才记军功,杀敌和损失相当则无功无过,
损失多于杀敌则集体有罪。
当你升迁到屯长和百将级别的指挥官时,自己不得到敌兵首级就要被斩首。
而且你个人斩首二十三级,也不能确保自己能晋爵。
因为商君之法规定,你的百人队必须击败敌军并斩首三十三人以上,才能盈论(达到奖励条件)。
百将和屯长才能晋爵一级。
意思是你不能做亏本生意,令你作战时勇往直前,不能失败,亏本的下场就是砍头。
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春秋战国之后,由于当时的人一个个肠子花绿绿,战败是如家常便饭。
连奸诈之鼻祖之称的曹孟德,也时不时遭到暗算,败一败,再上演哈哈大笑,你失策啦。
当你做将军时,盈论标准变为攻城战要斩首八千以上,野战斩首二千。
只要达到标准,上至统兵大将,下至后勤杂役都能得到奖赏。
也就是说,秦将不仅要打胜仗,并且歼灭至少数千敌军才有晋爵的资格。
大多数军官受限于指挥能力,永远停留在较低的层级。
二十级爵制出现晚,十八级军功爵才是初始设定
另外,《史记》按汉所承的二十级秦军功爵制来倒推商鞅为列侯(彻侯),号商君。
跟商鞅时的实际情况不符。
因为商鞅设计的军功爵位10测试版只有十八个层级,没有彻侯、关内侯和驷车庶长。
军功爵10分为两个序列。
第一个序列是赐给军中的校、徒、操、出公等勤杂人员的爵位,由“小夫”和一级公士两个爵组成。
第二个序列是赐给战斗兵的爵位,
包括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五级大夫、六级官大夫,
七级公大夫,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