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赋闲(2/3)
预留了孔洞,根据孔洞的大小,用斧头削出相应的木柄,组装好后,一把自制的锄头就做好了!
我看着这把锄头,满满的成就感,测试一下实用性怎么样。
我抡起锄头,举过头顶、朝着土壤用力一锄:锄头的三分之二都没入土壤,胳膊发力往回一带,一小片土地被我锄开了。
效果很不错,比铁锹用起来方便多了,只是重量有点沉。
八月二十日:这些日子里,我跟葛遥把土豆地开垦完毕,并且在里面施了肥,一些枯枝烂叶,我本打算把粪便也丢进去,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因为岛上的土壤看起来很肥沃。
制作锄头还剩下不少,提炼出来的铝,我们用它做了一口小的平底锅,成品又小又薄,看上去像儿童过家家玩的玩具,好在不漏,能用。
本来想做类似于大铁锅的形状,但是浇铸模具时,发现特别难成型,我手背上还被烫起一个大水泡,疼痛极了。
仅制作这两件东西,就消耗掉所有的金属矿石,我们的提炼方法太过于原始,大概汉代的技术都比我们成熟,其中大部分都浪费在第一个步骤。
也就是把矿石砸碎,取出里面的大颗粒金属块儿,至于夹在在碎石里的那些小块儿,我们没有办法利用。
对于这种现象,葛遥提出建议:以后在山顶就把矿石砸了,金属块儿带回来,这样多省事!
我一听,是啊!这样多省事,我们还费那个老大力气推车干嘛?葛遥突然变得聪明起来了,我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农忙的日子终于暂时告一段落,我们选取了一些个体最大的土豆,进行切块儿催芽,希望这些大个土豆能传播优良的基因。
土豆、稻谷每茬的成长时间都差不多,大概三、四个月左右,我这一次规划种植的很多,如果正常收获的话,足够我们吃半年的,每年需要种植收割两次。
这意味着今后的日子里,我们每年都要拿出两个月的时间,用来播种与收割。
下午我们来到天鹅湖转了一圈,发现这里的草又长高了起来,雨季的草长势很快。
绕着湖边散散步,这里风景秀丽,草丛中还有许多的山羊正在吃草,那些刚出生的小羊们成长的飞快,一段时间不见,长高了一大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