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1/10)
李银河在军营等待清剿结果,虽然谢宁叔父战场经验丰富,派出的旗军是精锐,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李银河还是心绪不宁。
在教场中走了几圈,漫天乌云,风中夹杂着雪粒,心情如同此时的天气无法舒展,李银河回到会议室,发现煮茶的水缸,每天清晨徒弟们担来泉水,还要舀水千遍,柳灵雨说是一种练腰力的功夫,既然心情烦躁,不如练练功夫。
李银河拿起勺子,按照柳灵雨平时的教导,扎好马步,平心静气,以腰带臂,以臂带勺,以勺舀水,一遍一遍随着水花起起伏伏,一柱香的功夫,情绪渐渐平复,脑子清明,脑门微微有细汗渗出。
李银河不知舀了多少遍,浑身通透,吐气收勺,灌满茶壶,将壶放在炉火上。
茅七进了会议室,一脸担忧道;“李大人,这粒子雪不顶事啊!年前就没有正经下过大雪,开春十有八九干旱。”
李银河心情宁静,拿出砖茶给茅七沏了杯茶道;“别急,有什么应对法子?”
高洁上次从内府买回二百担陈茶,李银河让商行备案的复社茶商处理了一下,在笼屉上蒸透,用石磨压实,都做成半斤一块的茶砖,虽然比不上后世的云南普洱,味道还算凑合。
茅七抿口茶道;“办法有,就是投入大。
泰宁山一线七八个水库毁损严重,得在土地开冻前休整好,保证北易水,中易水水量,拒马河源头在广昌,河道保证通畅,三岔河一带开垦的荒地才能保证水源。
听说千户所缺粮,不知还能否发动百姓修理水渠,原有水量只能保证部分水浇地的灌溉,要是旱情大,还得修建水车,上游水少,修建水车不划算啊!”
“粮食不用愁,本官尽力筹措,你接着说。”
“再有就是改进农业生产器械。”茅七拿出几张图纸,推给李银河道;“这些是框面犁,耧车,耨,镈和锄,以及铁镰。
在下考察了定兴和附近州县,农户赤贫,缺少畜力,自耕农有些铁面锄头,镰刀,佃农多用木制农具,完全是人力劳作,效率低,田犁得慢且不深,虫害多,除了沿河水浇地,灌溉全靠肩挑手抬,这几年天时不正,明年如此劳作,又是一个灾年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粮食收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