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复社请女子教师,反对的到前面来(6/9)
种方式免税逃税,免去的税额分摊到其他应税的农户,这就造成自耕农,甚至中小地主都被税压垮,最后抛荒逃难。水利设施颓毁也是田税减少的重要原因,大明财政和地方缙绅没有财力和能力组织乡民修缮水利设施。
百户所收田税三成,在明末不算高,自耕农和佃农实际税赋达到五成以上,地和房基是百户所提供的,收三成很仁慈了。
李银河暗暗叹气,自己收的税在后世简直太黑心了,现在成了做善事,现在没办法,粮食储备必须做,粮得收。
李银河看大家没有不满,继续道;“咱们再说下一条,俗话说,再难不能难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青壮要接受文化教育,咱们的孩子从小更要重视教育,商行为应社聘请了二十名教师,初期教育定为三年,当然,入学的孩子会得到补助,入学家庭会得到各种税费补贴减免,商行是大家长,在孩子入学方面要出大力,为大家解决孩子入学后的劳力缺失顾虑。
国朝太祖设立公立学校,鼓励私办学校,推广文化普及教育,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文化教育大大退步了,本官自然要继承和发扬办学传统,在传统儒学开蒙基础上,编写了务实的《格物》教材,在百户所及下辖乡社推行。”
李银河让谢宝和白英给教师送去启蒙教材和自己编的《格物》,这些教师都是灾民女子,这批灾民文化素质远高于百户所屯户,当先生每月有月饷,也就是百户说的工资,受过教育的灾民女子们纷纷报名当女先生。
李银河继续道;“本官是追求高尚的人,对目前封建主义传统有一点点看法,女子的社会地位太低,不利于发挥女同胞的建设积极性,本官认为,女子起码能顶半边天,复社妇孺多,女子立户当家的也多,我们复社建设乡社不比别的乡社差,与土匪的斗争中,女子表现不比男子差。
复社的发展必须依靠女子,封建主义传统限制在复社不存在,本官请了女子先生为乡民教学,有不同意见者可以到前面说说反对意见。
没关系,本官最喜欢民主讨论问题。”
在别的地方,出现这么多女先生可谓石破天惊了,在复社没问题,很多女子立户当家,抛头露面当甲长,甚至拿菜刀剪子和土匪拼命,当女先生挣钱养家天经地义,灾民们经历过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