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狮子搏兔,牛刀杀鸡(4/8)
!军饷都保证不了,易州儒学也是生存艰难。
看李银河思索,学正韩上桂也是忐忑不安,教员的月俸和生员的补助再不落实,学校就支持不下去了,可恨,易州豪强大户浅薄,韩上桂去找他们借钱粮,许诺朝廷拨下钱粮补助就偿还,豪强大户百般推脱,就是不借。
这帮大户就是土包子,李银河要办社学,当然要和州城教委交好关系。
“银河现在安置灾民,手头也不宽裕,不过,学子乃是科举种子,国家未来的精英,再难也不能苦教育不是!”李银河对韩上桂诚恳道;“百户所愿意每月供给生员粮鱼,在下剿匪有二十两黄金赏赐,交给学正,改善教员的生活,日后百户所宽裕了,自然还有表示如何?”
超出预期啊!学正也是易州清贵官,为了学校厚着脸亲自打秋风,李百户硬是大方,韩上桂站起来郑重道;“李百户深明大义,易州儒学感激不尽!”
李银河赶忙回礼;“都是易州学子,在下自然要出些薄力。学正大人,在下有一事相求,在下接收灾民数百户,想建些社学教育灾民,学正大人能不能找些读书人做启蒙老师?当然,月俸优厚。”
韩上桂思索片刻,有些为难,州城学子主要为科举学习,每月有考试,闲暇时间有限。
韩上桂身后一名生员走上前,冲韩上桂和李银河行礼道;“学生涞水生员童知雅,有个想法。
学正大人,州城学子课业繁重,闲暇时间有限,除了州学,易州有不少读书人啊!学生认为,教授社学的老师,只要熟识经典,能为孩童启蒙就可。
有志科举的读书人不少,大多生活艰辛,我们回去张贴告示,把社学的条件告知他们,自然会有读书人应募,学生在家乡涞水有些学友,可以为李百户介绍。
一则,这些读书人通过教书改善了生活,二则,灾民区推进社学建设,也显示学正大人的教化之功。”
韩学正微笑点头,张贴告示举手之劳,自然没问题。
李银河打量童知雅,童知雅的家境不富裕,身上直缀有几处补丁,不过神态沉静,衣服浆洗得很干净,身材修长,气质温文尔雅。
童知雅又向李银河拱手道;“百户大人救助灾民,必定福泽深厚。
商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