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攻破匪寨(8/8)
选用,其他的还得自己编。
“国朝初创,太祖对办学校普及教育极为重视,官办有太学,府学,州学,县学,同时鼓励社会办社学,办私塾,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两百多年过去了,教育事业大踏步后退,银河承诺,旗军控制范围,不仅创办社学,还要建农院培养务实的人才,明朝三大善政,惠民药局,漏泽园,养济院都要重新建立。
亚圣讲,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贵便是银河追求的理想。
银河不是吹牛,银河是货殖高手!在政治经济领域有特殊见解,本官会尽快编写务实的教材。
今日大家浴血奋战,打下百户所第一个根据地,易水湖,我们是生死同袍,你们可以见证,旗军控制之下,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必将得到照料,勤劳者生活无忧。
纵观历史,基层管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自周朝起,华夏便有"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的居民基层管理组织。
商鞅变法时,把原来的户籍编制与军事相结合,称为"什伍连坐法"。
汉代的居民基层组织与秦代相似,以5家为伍,10家为什,百家为里,十里为亭,十亭为乡。
隋朝和唐朝的居民基层组织与此类同,宋代开始推行保甲制度。
明代制度,人口在城叫坊,近城叫厢,乡鄙叫里,各为110户。
皇权不下县,是古代中国乡村社会治理奉行的基本法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乡村基层组织为核心、国家间接控制与乡村社会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体制。
银河认为,中华的乡社治理组织是适应奴隶制,封建制的社会制度,现在已经不适应新的社会变化。国朝是小农封建经济体制,人员流动小,国朝管理大致是中央,地方三级体制,百户所以后会管理乡村,本官认为,五级管理体制能够更好地增加效率。”
李银河正在口沫横飞演讲,有警卫旗军进来禀报,一名女子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