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枣酒(3/8)
打杀了劫匪,些小银钱误会,就此揭过!”
对山西商人,李银河还是挺佩服的。自古以来,山西多山少田,出门经商便成为很多山西人的谋生手段。
在封建社会,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稳定是封建王朝的头等大事,所以封建统治者推崇小农经济,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流动性小了,好统治。
明太祖朱元璋创立明朝,设计的是金字塔式管理架构。上层是皇亲国戚,勋贵,士大夫,塔基以固定的小自耕农为主。
在朱元璋看来,最好的封建王朝结构莫过于皇帝带领尽可能简单朴素的官僚直接从固定的小自耕农阶层征兵征税,并让金字塔系统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发展都不能超过金字塔整体结构。
商人四处流动,这是不安定因素,商业只能带来奢侈品,而由此造成的道德缺失,结构失衡却可以危及整个帝国,所以必须抑制商业。明初,巨商沈万三散尽家资修南京城墙,依旧身死族灭,朱元璋就是让豪强巨贾引以为戒。
北方老百姓眷恋乡土,此时经商,充满危险,官府盘剥,路途不靖,土匪,黑店比比皆是,水土不服以及漫长的行商旅程,商人每一次出发,很难说是不是生命的终结之旅,每一次出门行商对家庭来讲,都是一次生死离别。
北方百姓大多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生活。守着几亩田土,老婆孩子热炕头,一辈子出不了百里之外。统治者也鼓励这种习俗。
山西人是北方的特例,历史上形成浓郁独特的经商氛围,只要有条件,便安排自家男女孩子读两三年书,学习些简单的算学,绝大部分男孩子被送到商队商铺学习经商,其中参加科举的凤毛麟角。男子出外经商,女子在家操持家业,打理店铺,认字会计算,山西女子精明,同时又是家里顶梁柱,所以性格泼辣!
每一条商路都洒满了山西人的血泪,也造就山西人精计算,勤俭,善于变通,眼界宽阔的商业性格。
要发展贸易,肯定要和山西商人打交道,李银河问道;“柳大叔,年关将近,行商们都在结算回乡过年,你们怎么此时出门?”
柳河叹口气;“马市正常时与蒙古人交易,日子过得还好。只是这两年,左翼察部大汗西征右翼蒙古人,长城外打得尸山血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