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河边(1/3)
当叶午阳在家里使出浑身解数,努力说服老妈和姐姐的时候。这头金麟已经吃完晚饭,沿着家侧边不远处的小河胡乱的逛着。一边走路消食,一边思考着几件重要的事情。首先投稿已经发出去了,那么能不能登报就格外重要了。
虽然金麟自己是有自信的,凭着自己超前几十年的眼光写出来的文章没道理上不了报纸。但世事无常没有绝对,稿子毕竟是人审的,那些审稿的编辑,能不能看懂自己文章的价值那还真不一定。
尤其是投给《人民x报》的那一篇。作为全国第一报,国家喉舌,这个媒体传播还不发达,报纸地位还无可撼动的年代。《人民x报》的任何一篇文章都举足轻重,影响力极其强大。无数达官显贵都要拜读,以期能在一些文章里解读出国家最新的大政方针以及上层意志。不要说金麟这种普通老百姓,哪怕是一位是县长,县委书记若只能有一篇文章登上《人民x报》,那么短时间内他就会成为政治明星。不仅市委会关注,甚至省部级大员都会投射过来目光。而在这个国家的官员要想升迁,有没有上层关注,那是相当重要的。
就算你有俯身甘当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没有上面人看到,那在选拔任用的时候,也不一定有人会提起你。
所以金麟觉得,四篇文章里,能不能上《人民x报》最为重要。虽然其他三个也是大报,上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但唯有《人民x报》,一旦上了,就会给自己这个普通人赋予相当的政治影响力。这将在一段时间内,对金麟产生相当大的好处,并且也是非常强大的护身符。毕竟在这几年,意识形态的碰撞,路线之争甚嚣尘上,上层都有分歧,何况地方上了。
有的地方大胆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比如浙省的义乌,当地的书记早在七八十年代就扛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拍板出台一系列政策,带着老百姓一心一意谋发展。从此造就了享誉国内外的义乌小商品城。而另外有些偏远地区,固执守旧的地方官员,依然在提什么要割资本主义尾巴,不能挖社会主义墙脚。老百姓家里多养几只鸡鸭都不行。很难想象这已经是90年代了,改革开放都已经十多年了。只能说国家太大了,形形色色的人太多了,所以官员参差不齐,有些觉悟不够也实属正常。
眼下除了登报这件事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