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荀攸叔侄(3/3)
纪二十七八,比较清瘦给人一种很务实的感觉,另一个看着二十岁不到,圆脸看着一脸的严肃。
随即对着上首的荀爽报券道“见过伯父!”
荀爽道“子凝来了!快坐。”
刘涣谢过后坐在了昨天的位置上。
看着刘涣坐定,荀爽道“子凝,我给你介绍这两位,这位是荀攸荀公达,这位是荀彧荀文若。
刘涣这才了解原来是这对叔侄,年长是荀攸,年纪较轻的是荀彧。”
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历史上荀攸在刘宏死后被掌权的大将军何进征召入朝任黄门侍郎,在董卓专权时期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在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经过荀彧的引荐成为曹操的军师,最后官至尚书令,封陵树亭侯。
荀攸一生共献十二策,因为为人低调故而名声不显,最后只有钟繇知道,然而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具体是哪十二策。
荀彧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是荀攸的叔叔,和荀攸相差六岁。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
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后来觉得袁绍并非明主,便回到兖州投奔了曹操。
在曹魏一路官至侍中、守尚书令,丞相参事,封万岁亭侯,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妥妥的后勤保障人才。
荀彧更是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等大量人才,为曹操统一北方和曹魏政权作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