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炼制精盐(3/5)
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接下来要大展拳脚!
“我的账上还有多少钱?”
“差不多两万两。”
“两万两,暂时是够了,剩下的以后再想办法。”朱翊钧陷入了沉思。
两万两是他所有财产了,能卖的东西都已经卖光了,通过那次屯粮赚了十几万两银子。
可这两三年来,那些钱用作粘杆处的经费,再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开销,也花的差不多了。
粘杆处是跟后世雍正学的。
信息是第一生产力!
有了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因此,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像东厂和锦衣卫,其实也是这个作用。
他要打造一支属于他自己的厂卫队伍。
不过现在他资金有限,粘杆处规模也不大,主要是保持队伍的忠诚和精干,优先刺探一些关键情报。
等以后有了钱,会大力投入,扩大队伍!
朱翊钧命太监张鲸花三千两银子从一个京郊乡绅手里买了一个盐矿!
盐矿本就不值钱,因为出产的盐和海盐比杂质多,味道也差,很鸡肋,再加上张鲸拿出公公的威势,那乡绅也就便宜卖了。
建了个简易的厂子,搭棚屋,弄大锅,买柴火,统共花了不到一千两银子。
又雇佣了几十个农民,管饭就行,没有太多开支!
接着就是脚钱,从几十里外的西山运盐,反而要不少钱!
冯保再派了五六个太监监工监运,盐矿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草木灰加的比例和炼盐的温度只有这几个太监知道,赏他们足够的银子,再吩咐下去,谁敢透露出去半句,立刻打死!平时没事儿不能让他们出工厂,出去也要找人盯住他们!”朱翊钧叮嘱冯保。
这个时代可没有知识产权这种东西。
像这种就是核心技术,一旦透露出去,这精盐炼制之法没准儿就能被那些盐商琢磨出来,必须严加防范。
往后扩大生产,还得专门培养一批关键的人,也得照此法管理。
“奴婢明白!奴婢在东厂呆过,知道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