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幸存者偏差(5/7)
是一张纸的,叶勋都不知道他们是真心这么认为,还是别有用心。
叶勋之所以觉得某些家长很可笑,因为他就是文凭的受益者。
他出身农村,如果没有文凭,凭什么进国内顶尖的会计事务所?
恐怕,此刻的外卖小哥大军里,就很可能有他一员。
叶勋倒不是看不起外卖小哥这个职业,相反,还很佩服,风里来雨里去,只不过是吃了没有文凭的亏罢了。
这里可能有人就要说了,国外是怎么怎么教育孩子的。
叶勋也只能表示呵呵。
哪个国家没有考试?米国、西欧同样有高考,真要说炼狱级的,还是南高里。
当然了,西方教育体系中,对初小的孩子要求确实会比较低一些,但这里说的仅限于普通家庭的孩子的普通教育。
西方有精英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
精英教育,是提供给有钱人或者贵族子弟的,其重视程度,无论初小,还是大学相比较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
普通教育确实如一部分国人认知的差不多,但这些孩子的出路,又有几个人清楚?
虽然普通家庭的孩子可以选择藤校名校,但如果成绩不够,就要承担巨额的学费。
国内大学一学年也就几千块,这还有人嫌贵的,国外私立大学,动辄就是几万,还是美元。
所以,西方很多家庭的孩子进的都是教堂式的大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野鸡大学。
然后,就培养出来一大批反智的人群,有人到现在都相信地球不是球形,而是扁平的盘子;认为手机信号塔的辐射,足以致癌和产生病毒。
或许,国内的教育不是最好的,但对于当下国人来说,是社会当中少能体现公平的。
有天赋,加上努力,上名牌大学。
没有天赋,只要够努力,上普通本科,甚至可以搏一搏重点大学。
没有天赋,还不重视学习,那就只能被国家人才分流,去工厂拧螺丝钉。
别扯什么以后国家要十二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啥的,至少目前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国家发展,不仅需要坐办公室的白领金领,也需要工地和工厂的蓝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