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策问(4/4)
里想着一篇八股文怎么能做到500字的,河北府的解元林一麟说道:“程兄素来被夫子夸赞文采好,必是上自伊周,下举当朝名士,都融于尺幅里了,考官见了惊为文魁星所作,只嫌写得少呢。”
程悠贞笑道:“林兄过誉了,谁知道呢。”
他二人都是在国子监读了三年书的,这次的题目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是犯了黜落的错误,卷子无缘最后的评判,考个进士是很稳当的。
长沙府解元艾藻说道:“今日那篇四书题《礼之用和为贵》,我写文章时杂念横生,笔调沉郁深刻了些。”
不知会不会被考官嫌弃无病呻吟。
众考生:“……”
深刻还不好,他们还怕答得肤浅,考卷入不了考官的眼呢。
这不就是作答无可挑剔了,还要嫌自己考得不好吗。果然人家解元对自己的要求和他们这些闹不好要京城几日游的凑人头的考生是不一样的,众人讷讷地又彼此打探了会儿作答,见天色不早就各自回去歇息了。
次日二月十五日,这次会试考到了第三场,这一场考的是策问。所谓的策问,就是主考官在考卷上抛出一道难题,让考生出对策用以解决问题的。用卫景平上辈子的话说,这就是要全面考察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了,“真所谓求实用之士者矣。”,空有花架子的书呆子不要,一边凉快去吧。
举业之中,不光第三场要考策问,之后的殿试考的也是策问。要是策问作答的不好,只怕来日在金銮殿上面了圣,被问对起来也要出糗,还是捞不着好的前程的。
就往年的经验而言,第三场的策问一般考五道题目,涵盖经史时事,第一问无外乎要问圣人治天下之道,第二问问经义考学问,第三问问史,问史并非要问得多高大上的正史,有可能问你诸如明代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怙宠骄横,找皇帝册封后宅第四妾这类的,第四问要问谏,让你挑朝廷的毛病,第五要问农耕,问水利,问民生……这五问当中,除了第一第二问被过来人总结出固定的对答模板之外,其他三问多少都有点坑,很不好作答。
不过对于卫景平来说,他在边关龙城郡的经历,这回要在第五问中用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