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吃鱼(3/4)
,放在锅里头,明个儿还能吃一顿。煎好的鱼块就更舍不得端出去了,放起来能吃两三天呢,给老三卫景川和老四卫景平当零嘴吃呢。
这条鱼要多留下来一些给自家的孩子吃,面上又要过得去,俩人在厨房里嘀嘀咕咕分了又分,好半天才把饭菜端出来张罗着开饭。
一桌子盘盘碗碗摆上来之后,都齐刷刷去看那条大鲤鱼烧的三道菜,水煮鱼,香煎鱼块,鱼头豆腐汤。
卫景平也跟着大家去看,刘婆子烧的水煮鱼卖相很好,上面飘着一层红油,隐隐能看见雪白的鱼片,孟氏先夹了一片给妞妞,而后才夹了一片放在他碗里,他尝了一口,大抵称得上“油而不腻,辣而不燥,麻而不苦,肉质嫩滑”1,非常的可口。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个朝代还没有后世的那种辣椒,这儿用来做菜的是另一种他没见过的植物,口感跟后世那种微微辣的菜椒差不多,不够劲儿。
大抵是还没有被人精选培育好适口的品种,不得而知。
孟氏见他吃的香,又拿勺子舀了几片放到他碗里:“四儿多吃饭。”
卫景平道:“娘,你吃。”
孟氏“嗯”了声,舀了一碗豆腐汤喝着。那碗鱼头豆腐汤里,鱼头是完整的,鱼背的那一侧朝着苏氏和妞妞。摆盘的时候他不经意看见刘婆子是刻意这么做的,他瞬间明白了,孟氏虽然心里有小九九,但是知礼。
《礼记》记载的待客之道:“冬右腴,夏右鳍”,大概意思是说冬天鱼肚子那个地方肥肉多,到了夏天鱼脊背肥肉多,所以冬天招待客人要把鱼肚朝向客人,夏天就要把鱼背朝向客人,这样意在让客人吃到最肥的鱼肉,卫景平好几次留意到,与现代人纤体成风不一样,在大徽朝,肥肉是非常有地位的,往往是拿来敬客的。
苏氏虽然算不上真正的“客人”,但既然招待她了,礼不能废,该怎么着还得怎么着来。
苏氏今日来串门,本意是来给卫景明说亲的,没想到媒人没做成,却赶上大伯子家里做鱼吃,且这鱼烧得还真香,她忍不住砸吧了两下嘴皮子,拿起筷子就往嘴里夹香煎鱼块。
那盘,其实只有小半盘子的鱼块离卫景川近,他一边吸溜吸溜地吃着,一边看着盘子里瞬间变得所剩无几的鱼块,眼疾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