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篝火论道(二)(2/6)
“不过是维持统治秩序的洗脑工具罢了。”华越不屑。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儒家对统治者从来不是盲从,后世被阉割过的儒家另算。”孔津不想跟他继续争论,邀请道:“刚才说了,释道二家本无神仙体系,是一种哲学,请二位给大家说说释道二家的哲学吧。”
“呵呵呵。”罗福山笑道:“是的,道家追求的是清静无为,。但后来道教有了修炼追求,也只是追求要达到一种无所恃的状态。”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老罗开始引经据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啥意思?”华越问道。
罗道长大概翻译了下:“意思是,船再大也需要依托水,鲲鹏再大,也需要御风,依托风而飞。列子再牛逼,能御风飞行,也只能飞个15天。他们都是有所恃的。道家的修炼,追求的就是一个天人合一,无有所恃,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状态。”
“那可不就是求死么,最好死得七零八落,拆为原子,做无规则布朗运动。可不就天人合一,逍遥于天地之间了么。”华越带着点嘲讽说道。
罗道长生气道:“去去去,你不认同传统文化,大老远跑这星系做甚!”
“道长别气,他休眠没睡好,有起床气。”刘奋斗赶紧解围,又问道:“那人依托于自己的身体,不也还是有所依托,难道道家修炼的目的,是要脱离人的肉体,而达到意识永存呢?”
“这个他们道家不专业。”一行和尚主动揽活:“如是我闻,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七日,终至大彻大悟。众生皆苦,之所以苦是因为有欲望,无欲则无苦。很多欲望,并不是意识本身产生的,而是身体带来的。身体饿了,故而想吃;身体困了,故而想睡;身体分泌了激素,让人有了性欲。故而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不废话…”奋斗忍不住小声吐槽。
“我们来假设一种可能,佛陀的大彻大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