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寒假工(2/3)
后脑勺。
“这个可怪不得我,不是有句话说龙生龙凤生凤,养鱼的儿子会养鱼,父承子业有问题吗?”小伙乐呵呵地说道。
“滚去干活,这边到期交不出鱼苗,我要你好看。”刘大山怒其不争地瞪了他一眼。
“你也就只敢凶我,我只是想多跟李叔说会儿话,你又不是不知道李叔是我偶像,我床头都贴着李叔的相片呢!”小伙满腹委屈地站在李琦身侧。
“好了好了,这边又不是忙不过,亮子要跟着就让他跟着,小的时候不也天天跟在我身后吗?”李琦发话之后,刘大山不再说话,带着他们挨着一个孵化池一个孵化池进行介绍,不过现在介绍人变成了刘亮。
刘亮是刘大山独子,不管当初他有多崇拜李琦,因为底子实在太差的原因,高考都没有参加直接花钱读了个大专,两年前大专毕业,就被他爸扔进了孵化池这边,一直工作到现在。
参观完了整个彩钢孵化池,等他们从里面出来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四十了。
刘大山连忙带着他们,去了村里最大的农家乐流云饭庄,之前在河里面捞上来的鱼,此刻纷纷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料理被端上了餐桌。
作为渔村里的农家乐,做出来的鱼味道自然和外面的饭店是有些区别的,流水养殖出来的鱼的味道确实要比池塘养殖的鲜美很多,足以和野生鱼一较高下。
一顿饭下来,就把每一种鱼尝上一两筷子,就已经饱得不得了了,连米饭都没有碰到,江象鱼就放下了筷子。
纵然味道不错,可和周晔的柴火鱼相比,好像又缺了一些趣味,少了一种感觉,如果非要论个高低,就是农家乐里面的鱼因为调料比较多的原因,反而盖过了鱼肉本身的鲜美,但就这手艺,已经是很多饭馆都比不了的。
吃完午饭休息了一会儿,刘大山又带着他们参观了鱼类食品制作坊,有罐头制作,也有鱼干制作,烘烤更是用的传统炭火模式,好几十个工人,几十道工序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等走到包装的地方,明显比之前的生产间要显得凌乱一些,凌乱的并不是物品和布局,而是这里的工人。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七八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和前面烘烤间生产间的工人一样,身上穿着罩衣,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