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顺位继承卒长(1/3)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恐怕我依然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扫荡卒回到了前线军营,献俘引起了一阵小风波,因为其他的扫荡卒基本上就是各处转转,偶尔接一接粮队,即使碰上胡人骚扰队也基本无功而返。
所以像他们这样的胜仗,少之又少。
不过,荣耀大多集中在张在渊身上,无论是各将官的夸赞,还是宴会的邀请,都是对他一个人。
张在渊邀请杨瑞祥一起去庆功宴,但是杨瑞祥拒绝了,那不是他一个佰长应该去的。
幸运的是主将并没有追究石漆的事。
而粮车的问题还要看后方督粮尉的态度,估计也没有下文。
没有论功行赏,也没有追究问责,似乎又回到了那种吃饭、睡觉、跷二郎腿的日子。
而且张在渊许久没有回营地了,就算是庆功宴,也不可能开三天三夜吧。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杨瑞祥对现状十分不满。
他估计这种对峙快要结束了,还有半个月就要入冬了,即使是渭水旁的草场,入冬后也无法供应这么多的牲畜,胡人会退,而虞军也没有理由继续呆下去。
自己解甲流浪的问题,迫在眉睫。
转文职肯定是不可能转的,一是,即使来到这个世界后疯狂补习,也才会写不到一百个字,就一张羊皮纸,都快废了;
二是,没读过这个世界的书,什么典故诗词,一概不知,而自己了解的,不知会不会和这个世界产生冲突,出丑可就不好玩了。
三是,虞朝的选官制度,根本不允许一个没有跟脚的区区佰长,进入他们神圣的文官领域。
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团体?也不行,佰长没有号召力,到时候一起解散回家,而即使与张在渊结拜,对手下也没有吸引力。
这些士兵来自不同地方,有自己的乡土,除了贾文武这种有积极地上进心,其他人根本没必要鸟自己,毕竟这辈子能不能再见还是两说。
其他中层军官也联络不了感情,他们是地方军,而张在渊是中央高干子弟自己空降过来的,他们和张在渊不是一个体系,更不用和’副将’杨瑞祥打交道了。
“还是得找机会寻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