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七阶修真(2/3)
和被动,主动的收心,外在表现上便是对事情的简单化,会更加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也就是说,明白做什么事情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和规律。
这些与俗世无异的追求,只会让自己的心被外物牵引,从而产生攀比、恨嫉、仇杀等等情绪,这不但不利于修道,更不是一个普通善人该有的模样。世人总是贪多求欲,进而出现多则惑的结局。真正的修道人,心在内,事则简罢了。
真观,就是不迷外物,只观大道玄妙。将自己的心神力都放在追求大道的玄妙上面。表面上看是区别得了是非,但实际上心中有所好恶,而在行为上却总表现出利弊。
泰定,就是要和泰山一样的定,“身如枯木、心似死灰,”自然安详且宁静。
通达第六步,其实已经可以以肉身凡胎而观到大道窍妙,已经达到了长生久世的地步。但此时至多不过是人间的圣人,也不过是达到了“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境界。而道教的修行追求,是要与天地合一的,此时要实现的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境界。
最后就进入了得道的人修最终的境界了。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你先修到人修到最高境界,就是得道之后到境界,下一步就是进入到修仙的境界了。现在和你说仙境还是为时尚早。
白发流星和徐天探讨了每一个境界的细节,七步中核心内容都一一点透。让徐天受益匪浅,夯实了自己修道的基础。
这段时间,徐天也没有停止自己体能的锻炼,在流星的要求下每天负重攀登山峰和悬崖峭壁,让自己的体能不断的得到锻炼。
经过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