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算账(3/4)
所以,即便赵大柱不提街坊邻居,他的邻居们也早就竖起耳朵、在听着这边的动静了。
徐元刻意放开了嗓门儿,确保那些人都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呵!行啊,你赶紧喊邻居们来帮忙啊!正好,我也有些话想跟他们好好说道说道呢。
赵如茵是你们赵家的闺女,这总不会有错吧?她是我的同学,就因为看不惯我,偷偷去街道办想要替我报名下乡,要不是被我家的亲戚给拦住了,只怕这会儿我都已经在农村了。
这算是你们家一脉相承的家风吗?那我也想好好提醒提醒你们家的邻居了,谁家没有孩子?谁家孩子到年龄了不得下乡?
因为看不惯别人就做出这么恶毒的事情,以后怕是大家都得罪不起你们家了,不然,你们要是有样学样地也去替人报名下乡,这可怎么办呀?”
黄卫英在一旁接话道:“人家都说,子不教父之过,闺女没教好,我们娘俩儿找上门来算账,这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总不能我们被人坑害了一次,到头来,作为苦主还得忍气吞声,绕着你们赵家人走吧!你们赵家人也得讲讲道理吧!”
黄卫英母子俩话里的信息量太大,一时间竟让赵家人呆愣在了那里,连几个小的都不吃饭了,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听着这故事。
赵大柱回过神来,想着徐元刚才的大嗓门儿,心道不好,立即否认道:“这不可能!你出去打听打听,街坊邻居谁不说我家大丫头是个老实的?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呢?”
赵大柱可不傻,这两年风头正紧,人人对革委会闻之变色,对“举报”避之如虎,替人报名下乡这种事情,单论性质的严重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按政策不得不下乡是一回事,本来不用下乡的,你却替人报了名,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附近人家里,下乡去当知青的有那么多人,到现在也没见回来几个,这种事情,可是要跟人结大仇的。
“呵!你要是不相信,大可写信去问你家闺女啊!反正这事儿都被一字一句地记在她的知青档案里头了,就算厂子招工,也绝对不会要这么一个坏分子,她这辈子,还是就老老实实地待在农村吧!”
黄卫英早就料到他们会否认了,左右,她跟徐元今天来这么一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