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毛遂自荐学医术(2/3)
随着西医越来越普遍,愿意学中医的人也是越来越少。
毕竟,中医博大精深,内容太过繁杂,学一辈子都学不完。
而西医就很简单,有很多制式的、标准化的东西,学起来更容易。
所以,高医生也愿意再听听赵恒怎么说,便开口问道:“既然你说你自学了中医,那你都读了哪些书?”
“最开始的时候,我读了清代陈念祖的《医学三字经》,后来又读了一些《伤寒杂病论》和《黄帝内经》。如今,已经可以背下全本的《医学三字经》和《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
听了这话,高士昌顿时来了兴趣:“哦,你竟然可以背诵《医学三字经》全文?那我可要考考你。《医学三字经》前两篇有35种病症,后两篇有近百首药方。你先背一下第二十一,消渴篇。”
赵恒也是丝毫不惧,张口就来:“消渴症,津液干,七味饮,一服安,金匮法,别三般,二阳病,治多端,少阴病,肾气寒,厥阴病,乌梅丸,变通妙,燥热餐。”
高医生接着便问:“第十五眩晕症。”
“眩晕症,皆属肝,肝风木,相火干,风火动,两相搏,头旋转,眼纷繁,虚痰火,各分观,
究其指,总一般,痰火亢,大黄安,上虚甚,鹿茸餐,欲下取,求其端,左归饮,正元丹。”
任选两篇,无一错漏,高士昌对赵恒的印象也好了不少。原本以为这就是个愣头青,没想到还真学了点东西。
但只是死记硬背,还不足以让高士昌心动,于是便接着提问:“刚刚既然说到了消渴症,那我问你,金匮法,别三般,都是哪三般?”
赵恒继续不假思索的回道:“这句话是说,《金匮要略》里面讲到了消渴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能食而渴,重在二阳论治。”如果是又渴又能吃,容易饿,在临床上看,往往是上消跟中消在一起的,所以《金匮要略》就把它们放在一块论述,这种情况实际上应该从二阳论治……”
一连问了七八个问题之后,后面还问了一些《伤寒杂病论》中的内容,赵恒都是对答如流,无一错漏。
高士昌也忍不住赞叹一声:“小伙子,书背的挺好,基本没有错漏。你真是自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