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刻不容缓(2/3)
房相给自己的信件张三暂时还不想用,等过段时间再看吧!
来到驿站后,还不等张三开口,徐长亮便忍不住问道:“钱刺史,为何我等见城外灾民点连一个施粥的地方都没有,难道你们就不管这些灾民的死活吗?”
“哎吆!徐御史啊,您有所不知啊,我们已经在外面布施很多次了,但是粮食永远也不够灾民吃的,眼下粮仓已经快要见底了。”钱通一听苦着脸抱怨道。
“钱刺史您和我们说下,现在灾情到底如何了?我们一路上看到很多逃荒的人。”张三害怕徐长亮再说什么难听的话,连忙问道。
当然,做御史的,一般嘴皮子都不饶人,虽然官职低,但是没人想得罪他们,因为他们有风闻奏事的权力。没有证据,也可以到皇上那里参你一本。
“唉!这次旱灾波及范围太广了,整个徐州现在几乎都是赤地一片了。”钱通两眼通红,很是伤心地说道。
“现在重灾区主要是萧县、埇桥、蕲县等地,该做的举措我们都已经做了,但是这次灾民实在太多,我们也没更好的办法了,所以才上书请求朝廷拨款赈灾了。”
“现有粮仓的粮食还够维持多久的?”张三问道。
“如果仅仅维持现有灾民的食用,大概只够七日的时间,眼下秋收无望,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了。”钱通苦恼地说道。
“朝廷的赈灾粮款最快也要八九天时间,但是即使赈灾粮款到了,也远远不够,必须为灾民想个谋生的法子,不然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将会是一个噩耗。”张三说道。
“我来前查看了一下整个徐州的水系分布,回来麻烦钱刺史安排人带我实地查看一番,我们也要为秋播做好准备,不然来年也是个麻烦。如果,一直不下雨,那只能用最笨的办法灌溉了。”余明生说道。
“余使者说得对,秋收不指望了,但是小麦种植不能耽误,不然来年青黄不接,灾民就很难看到活的出路了。”钱通答道。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筹粮,尽可能地满足灾民的需要,现在市场上粮价如何了?”张三再次问道。
“现在粮价普遍大涨,由原来的十文钱一斗,现在已经涨到十八文一斗了,我们也极力压制粮价了,可惜收效甚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