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公司会议(2/3)
所以我对接这张订单持保留意见。”
公司销售总监蔡欣欣提出担忧:
“我公司的年产能是100亿人民币,基本上都是在国内销售,国内主要采用的是代理模式,设立省级代理、市级代理、县级代理。
如果接下这张国外大单,势必优先保证它,就要挤压国内供货量。
对国内代理商供货量太少必然造成他们怨恨,会转而主推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毕竟现在替代产品太多了。
那样的话我们公司在国内市场份额必然会大大缩减,甚至造成雪崩,那将是灾难性的。”
监事谭旭发的儿子谭沙杰也是一名海归,目前在公司担任物流部老总,他力挺丁宇浩。
“从代理商要货量来看,并不是所有人集中在一个时间点要货,
只要错开高峰期,短暂性缺货不会对代理商产生太大影响,所以国内供货量不足的情况不是个事。”
从四人表述来看,刘君桐和蔡欣欣是反对的,丁宇浩是合同洽谈者,当然赞成,谭沙杰也是支持者。
他们四人是公司高管,站在各自立场阐述自己的意见,都有合理性,都是在为公司考虑。
丁副董事长说产能不是事,我们还有100亩工业用地闲置,政府一直在催促尽快投入使用,以保证土地的投资强度。
对方总的交货期长达一年,所以我们可以增建厂房,增加生产线,这样产能问题就能解决了。
至于国内市场,缺货只是短期而已,新厂房建好后就没有问题了。
只要销售部门做好解释,代理商会理解的。
最重要的是,订单是公司生命,我们不能因为短暂的困难就拒绝,这样公司怎么能发展壮大呢?
其他董事频频点头,都赞成丁昌盛的意见。
刘振华站起来,叹口气,
“最大的隐患是艾诺曼的首付款太少,假如我们货生产出来了,对方突然不要,这个损失就大到天上去了。
此外,增加生产线就必须增招员工,一旦这张单子做完,产能又会过剩。
厂房、生产线还好说,员工怎么办?总不能全部辞退,劳动法也不允许这样随意,当然,你愿意赔偿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