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化腐朽为神奇(2/4)
充足的钱粮供应,他可以打一场诱敌深入的歼灭战,将十万鲜卑人一网打尽,却无法深入草原,与更多的鲜卑人争雄。
所以,先南后北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至于最后如何选,他还需要一段时间考虑,再看看具体的形势变化。
如果蜀汉真的因为费祎遇刺而乱了,他当然不介意抓住机会,一举平定益州。
拿下益州,居高临下,长江中下游的吴国就独木难支了,三国归一触手可及。元宝小说
对夏侯玄的意见,他既没有否定,也没有接受,只是说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交流完关中的情况,曹芳随即说起了改制的事。
在夏侯玄的改制方案中,有三个主要内容。
一是调整九品中正制,事关选择。具体而言就是分清中正、州郡长官以及吏部之间的权力界限。
二是简化行政结构,去重官。具体而言就是去除郡级单位,由州直接管辖县。
三是改革礼仪,即改服制。具体而言就是简化官场规矩,去除繁文缛礼。
夏侯玄推出这个方案后,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以司马懿为首的老臣。
司马懿曾专门向夏侯玄了解情况,然后给了一个答复:皆大善,但当待贤能然后了耳。
翻译一下,就是事都是好事,但现在不行。
是司马懿老成持重吗?才不是呢。
是夏侯玄的改制方案的理论基础违背了他们的信仰,危及他们的既得利益。
夏侯玄改制的理论基础就是玄学。
而老臣们维持的,就是从汉代承袭而来的经学。
经学积弊丛生,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可是对于生于汉末的老臣们来说,经学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更有是家族传承的无形财富,是他们垄断仕途的利器,岂能轻易放弃?
体现在制度上,就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选择人才的标准是经学强调的德。
所谓所德与不德,全在中正们的几句模棱两可的评语。
说白了,这就是将汉末臧否人物,影响朝廷用人的风气制度化,成为官方认可的规矩,从而为士族全面控制朝廷用人打下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