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他不该死么?(2/3)
。
谢青松这个法子是行得通的,但他说完这番话后,周遭的空气明显冷了几分。
谢煜安带着边关将士用血肉之躯冲锋陷阵的时候,有人往粮食里掺石子、稗子发横财,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谢柏杨和这些人是一类人,现在却要谢煜安出面作证救他,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谢煜安还是没有说话,谢青松渐渐有些扛不住,他掀了衣摆向谢煜安跪下,沉痛的说:“三弟做出这样的事,我这个做二哥的也有责任,大哥有什么火可以冲我发,还求大哥发完火以后能救三弟一命。”
谢煜安终于掀眸,他的面容冷峻,眸光更是犀锐如吹毛断发的寒剑,钉在人身上的时候,如同剜肉。
谢青松被盯得眼神闪躲,不敢和谢煜安对视,然后听到他问:“你觉得他不该死?”
“三弟此举的确是不忠不义,但他只是听信了奸人所言走了邪路,若是大哥能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
谢煜安打断谢青松,冷冰冰的问:“这次旱灾死了多少人?”
“什么?”
话题转的太快,谢青松有些反应不过来,谢煜安唇角微勾,露出讥笑:“怎么,翰林院的人,只读圣贤书,不识民间疾苦?”
谢青松的脸火辣辣的,像是被人扇了一巴掌。
翰林院是天下书生最向往的地方,进入翰林院的人,要么是名留青史的学者大儒,要么是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犀利政客,这些人既要读万卷书,更要阅尽世间百态,这次旱灾各地呈报到御前的折子,也都汇集到翰林院梳理成册。
谢青松的脑袋低下去了些:“除去在拱月县被绞杀的反贼和混入城中闹事的刁民,截至前日,各地因此次旱灾死亡的共有两千三百二十八人。”
两千三百二十八人肯定不是全部都因谢柏杨而死的,但这里面肯定有因为他而活活饿死的人。
杀人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谢青松说出这个数字之后,自己都感觉到了心虚,他不敢说谢柏杨不该死,换了个角度说:“按照三弟所说,这些年运到镇南军中的粮饷也有以次充好的情况,大哥出面作证,正好可以借机彻查此事,就算三弟不值得大哥出面,那这些年那些枉死的镇南军将士也不值得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