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构成第章 暗能量第章 息族(1/3)
张青玄之前有过猜测,息壤逆向化,将会引发灾难。
问题现在谁想要推动逆向化呢?
这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
息壤在大禹时代,跟治理水患相关联,可是在大禹功成名就之后,关于息壤的消息,渐渐消失在历史当中。
张青玄的大脑,感觉有些很多的困扰。
解决问题的关键,让他有一种错觉,仿若刚刚解决的那些问题,原本答案就在眼前,可是没过多久,又有新的问题冒出来。
这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一个环节尚未关闭,又有新的问题。
“那边什么情况?”
“有一个山峰直接垮塌,引发泥石流、塌方,我们怀疑有人在回收息壤。”
“也就是说,有人掌握了盘城?”张青玄露出凝重之色。
看来,在这个环节上,又有人很早就掌握了关键。
“也不一定!要知道科技发展到现在,便是我们也知道,有些物品是可以用替代物品暂时进行取代的。”
张青玄沉默了。
“我感觉他们知道什么,或者说”张青玄斟酌着词汇,“也许他们在挑衅。”
“越是做什么,往往代表着他们缺什么。逆向化并不是都会成功,也会失败。”徐向荣开口说道,“他们到底成功与否,现在没有定论。”
张青玄再次问道:“你认为息壤,真的是暗物质与膨胀结构的技术产品?”
“科技的前沿,我们无法知晓,不管膨胀还是暗物质,其中都是一种能量的形势存在。人类无法利用的,并不代表真的不能利用。”徐向荣沉声说道,“早在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一个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
当然,这是一个最初的设想,至于是否成功,那都不一定的。爱因斯塔提出一个假设,他提出一个假定:那就是宇宙是有限封闭的,当然了,这是一种假设的状态。
如果在这个封闭个的模型当中,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x10的负30次方克。
很有趣的是,在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
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