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嫦娥广场(1/4)
“四号试验田的向日葵长势最佳,各方面的数据也都达到了优良水准,月球向日葵培育成功!终于啊,我们中国人能用月球上培育的农作物,做出属于我们的月球五仁月饼了!”
苏语雯看着手中最新更新的关于月球试验田的数据,忍不住喜上眉梢道。
她将手中的平板递给身旁的柯西,为了这一刻,整个科研部的研发人员守了这片试验田整整五年。
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柯西也不自觉地露出微笑:“你现在原谅我了吗?”
“那就要看你今天的表现了。”见柯西这番小心翼翼的模样,苏语雯当即嘟嘴傲娇道。
说罢,便哼着歌蹦跶着去整理月球向日葵的后续数据了。
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柯西的目光却放在了一旁的地球视角上,在屏幕上,可以看到从地球的角度,天文望远镜内广寒站的实景。
月亮,自古以来独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仙词圣都不惜以自己最优美的文笔来借着月亮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无论是凄美的广寒宫阙,还是传说中美若天仙的嫦娥仙子,无一不体现着泱泱中华五千年与月亮的渊源。
当直到人类登上月球的那一刻,所有的神话却争相破灭,神迹不再,留给人类的只有荒凉。
但荒芜与冷清并未难倒人类,中国人民的探索与科研精神,正渐渐将广寒宫从神话中搬进现实:
2020年11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
2028年,中国实现首次载人登月,同年环月空间站也发射成功。
2035年,中国第三次载人登月计划圆满成功,此次共将3名中科院院士以及17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送上月球,他们,是建设中国月面广寒站的先驱。
……
既然月球上并没有传说中的广寒宫,那中国人就自己造一个出来,于是在2043年,中国月面广寒站终于建立,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80年,在这期间,我国各个领域的科研人员前赴后继告别家园登上月球,短时间内各项惊人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百余年的月球探索工程,已经让广寒站成为了中国人的第二个家园。
现在,我国已开展了为期50年的第二家园计划,此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