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科举(2/3)
李岩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
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
原本的李精白,应该在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
不过这一回,魏忠贤并没有彻底倒台。
李精白也很聪明。
发现魏忠贤有失势的趋势。
在崇祯开始清算之前,就主动交出了大部分的家产。
并主动辞官回乡。
因此、李精白逃过了一劫。
李精白在家乡的名声并不坏,李家也是杞县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即使失去了官位,李家的日子依然过得很好。
李岩文韬武略,见识过人。
自然不会跟其他人一般,在这里胡说八道。
崇祯带领三万将士,正面击败了三十多万叛军。
让明在军事方面,根本没有哪一个势力能跟朝廷对抗。
经济手段方面。
朝廷和华夏商行,利用新推出的精盐。
导致南方的盐商集团有一大半人,都落到了破产的边缘。
据李岩所知,很多盐商的现金流都快要被掏空掉了。
这个时候只要朝廷方面的精盐,来个降价销售。
对于南方的盐商集团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
经济方面,同样也没有人能跟朝廷相对抗。
而这一次的科举。
是继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打击之后。
朝廷又要对文化方面动手了。
朝廷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雄厚的经济实力。
这一次的科举。
科考的内容增加了格物学。
这方面肯定是有着完整的计划的。
李岩认为朝廷肯定能达成目的……
茶馆里正在慷慨激昂的人,有人看到了李岩嘴角的讥笑。
有人开囗问道:“李公子,请问李公子对于这一次朝廷的科举有何看法?”
李岩:“既然你们想问我的看法,那我就说一说,只是说到不中听之处,还望各位别生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