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村村都想建学校(1/3)
响水村民哗然。现场如炸锅般议论纷纷。
“村长,咱村建族学这得花多少钱呐?谁出?
再说请教书先生可是不少钱呢?咱们的娃子的束脩该怎么交呢?”
村民白冬生问道,他家可是有好几个儿子的。
白银川抬手压了压,现场安静了不少。
“这才是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主要问题。
咱们村没人家赵家村幸运。人家村里有出息的秀才老爷,出了建学堂跟教书先生的费用。
咱们村里想要建学堂,只能是咱们大家一起出钱了。
这银钱可以平分到咱们每家每户。
家家都有娃子,咱们村我倒是不要求男娃女娃都上学读书。
女娃子留在家里干活儿就挺好。
我寻思着,咱们村里也不整那么好,就咱们自己拖土坯盖房子。
木头也不用钱,到山上伐上几棵树就搞定。
这建学堂花不了几个钱。请先生的钱可能会多点。
赵家村的村长说是他们要请几个秀才来到村里教书。
他们请几个那是因为他们村里男娃女娃一起上学,娃娃多。
咱们村里如果只是男娃读书,请一个秀才也差不多。
这样,基本每个月的束脩给上三两银子差不多了。
咱们村里娃娃念书的钱,就按照人头分配咋样。
也就是这3两银子,如果氏十个娃子读书,每个娃娃就是300文每月,
如果咱村里有100个娃娃读书,每个月的束脩就是30文。
大家看看咋样?
不说别的,咱们的娃娃哪怕是不考功名,念上两年书后,能写会算,去镇上找个账房先生的活儿,也是能比现在的日子强上不少。”
白银川在前面扯着嗓子在那里游说,下面的有人弱弱地问了一句,
“村长,那个先生可不可以请个便宜点的,这样家里的娃娃就可以多送一个来读书了。”
白银川突然感觉这个想法好。
“如果大家同意建村学,那就报名谁家的娃娃要来念书。
如果是娃子太少,那这个村学咱们就办不下去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