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实地考察,现场教学(2/3)
理全笑着指了指夏朝晖道:“他不就是已经在实验了?搞了个4不像出来。”
大家都哈哈哈哈大笑起来,夏朝晖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我是啥都不懂,去看了大爷育苗的菜地,找他买了苗,运回自己家,想着他育苗的棚子是矮矮的,我就想着搭建一个大棚子试试!面积有个5060多平方吧。”
说着指了指这个大棚:“要比这个简陋多了,主要是实验用的。”
“小伙子不错,有想法,也敢做!。”万乐益点点头。
“万大爷,这次我们来您这里求教,就是他打听到的地方,出钱让我们来的呢,别看他年纪小,是个有本事的人呢。”卢大伟多少知道夏朝晖一些事情,老师也对他赞赏有加,这就小小的拍了一记马屁。
万乐益深深的看了一眼夏朝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在认真做笔记的阮建安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轻声问道:“万大爷,这个建大棚可以用铁管之类做这个拱架吗?会不会太重了,到冬天下大雪的话压垮掉整个大棚呢”
“应该是可以用的,我准备下半年就搭建一个铁管的,不过去打听了一下管子价格,价格有点高,比竹子的贵10倍不止。
一般人承受不起,使用起来那就要能用很多年了。冬天不怕下雪,晚上也不要守这个大棚来除雪了。
当然,这个还只是我的一个想法。需要后面的实践去证明。”
万乐益是一个有着基层工作经验的老村长了,他明白一个道理,村民们是眼见为实,其他说的再多都没有啥用。
众人纷纷点头,很认可他说的话。
“材料那就是丰俭由人,看个人自己的选择了,万大爷,这个大棚建的地方有什么要求没有?
我记得刘大爷给我说过他育苗的地方就是一个4周开阔没有遮拦,一天到晚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夏朝晖问道。
万乐益笑笑说道:“真想和这位老哥交流交流一下!建的地方有要求的:南北朝向最好,利于通风,不要建斜的,要是刮大风,不小心就会坍塌,也不要建在风口上,背风的地方最好。
还有就是棚的大小,宽度45米,长的话30到50米左右,高度不超过2米,这些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