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明智之举(2/3)
生试阶段,知县、知府和提学官都是绝对的话事人,批卷并不存在太大的压力。只是到了乡试阶段,面对着五份的试卷,偏偏阅卷官就那么几个人,却是逼着你按时审阅完毕。
正是乡试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根本不许阅卷官慢慢审卷,故而很多阅卷官都将第一道四书题作为重点,甚至仅看第一道题的破题。
第一题是: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帅魁仅是一眼便知道这道题出自《大学》,整句的大意是,发财致富有良方:国家没有无业游民,进行生产的人便增多;朝廷中没有不切实际的官位,靠政府吃饭的人一定减少;不耽误农事生产的各阶段,农民生产自然会勤快;量入为出,理财者就可以从容不迫。
这是一个很理想状态下的小农经济,这里蕴含着一种美好的小康大同的理念,但无疑很符合圣人的理念。
帅魁自然不可能认为这种社会状况能够实现,但即便圣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亦是要为圣人鼓掌,甚至还要奉这话为至理名言。
三天两夜的答题时间,这无疑让考生拥有十分充足的思考时间,故而考生压根不需要急于动手答题。
帅魁先是将七道题目都抄写在草稿纸上,接着便将考卷装回到油纸袋上,而后则是挂在墙上的钉子处。
由于早上过于紧张的缘故,而今肚子已经有点饿了。
乡试虽然会提供中、晚两次膳食,但这乡试的饭菜是出了名的难吃,固而很多人都是自带干粮,亦会有人带着小炉进来做饭。
只是乡试的搜检十分的严谨,像帅魁所带的烧饼已经一分为二,其他的食物同样难逃毒手,故而只许带一些简单的食材。
帅魁亦是带了一个简易的小炉,只是并不是要在做饭,而是要在这里煮茶。
贡院的水源来自井水,但这里的井水是三年才开启一次,更是听闻上一届乡试有一个考生没考好投井自尽。
虽然贡院不止一口井,但井水终究是被污染过的,而且都是三年没有用的井,故而这里井水不能说多么卫生。
帅魁可以用干粮和乡试糟糕的膳食对付肚子,但却不能容忍这来历不明的井水,所以便带着小炉进来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