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乡试(3/3)
案”进行核对。
其实到了这个环节,冒名顶替的现象已经极少,特别是在人杰地灵的南直隶。
毕竟能够通过应天乡试的人至少都已经是举人功名,却是不太可能冒着如此风险,甘愿为人捞取举人的功名。
要知道,五千名考生都盯着这一百三十五个名额,这种冒名顶替哪怕骗过了考官,但很难逃不过无处不在的生员眼睛。
帅魁并没有作弊的打算,故而十分顺利地通过了两道关卡,来到最后的登记处拿到了他一个考牌。
考牌上面有具体的座位号,仍旧采用《千字文》,不过选用的是“天地玄黄,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一大篇文字。
帅魁拿着自己的考舍走进贡院里面,眼前便是一条笔直的青砖甬道,而甬道中央是一座建于嘉靖时期的明远楼。
“明远”二字,取自于《大学》中“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的含义。
这是一栋两层的建筑,底层开有四门,可作暂时休息之用。上层则是没有门墙,站在上面可鸟瞰整个考场,用于传达信号和指挥全场之用,另外可以监视考生。
青砖甬道两侧是一排排矮屋,每一排矮屋都有着如同蜂巢般的小格,这里便是考舍了。
在每排矮屋的墙上都写有“天地玄黄,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等字体,这便是让考生对座下号了。
帅魁的考牌是“宿甲戌”,便是来到了“宿”字巷,看到这里的栅门正敞开着。
“站住!”一个军士看到帅魁想要走进里面,当即便制止道。
帅魁看着对方很像是乘坐火车时的列车员,当即便将手中的考牌递了过来,对方查过帅魁的考牌便是放行。
里面是一条狭窄的巷道,右侧是一面青砖墙,而左边便是考舍,每隔几米都安排军士在这里盯哨。
帅魁的“甲戌”是第十一位,便是来到写着“甲戌”的考舍前,只是看到三年未用的贡院早已经生满了蜘蛛网。
尽管早已经有准备,但看着眼前的惨况,特别地面还有一堆老鼠屎,心里还是无奈地叹息了一声,真是作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