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意外之喜(1/3)
第二道题目仅仅只是一个句号,别说这帮考生要抓耳挠腮,哪怕对自己其实亦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只是好在,这个考题并不是今天心血来潮想出来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慢慢寻得破题之法,最后才选择在本场院试中考核。
在南直隶这么多府的院试中,此次徽州府院试可以说是出题是最刁钻的一场。
不过这亦是一个无奈之举,如今各府院试的试题只能选自四书,而且还不好用重复的试卷,故而他对出题同样是抓耳挠腮。
现在心里酝酿的题目已经成形,恰适好遇到徽州这位人才辈出的科举大府,故而选用这个题目无疑是最能区分出考生实力的办法。
只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即便他心里早已经有了不错的答案,但在看到“圣人治学之始也,空空如也!”,却是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前面一句“圣人治学之始也”,这明确指明圆圈处于句子最开始的位置,在写完圆圈不正是要继续书写圣人之言吗?
至于后面的“空空如也”,这个看似直白的句子同样不离圆圈,圆圈中可视为空白,更是直接呼应了“圣人治学之始”。
两个圆圈的解释不同,但偏偏每句都不离其意,还能做到前后呼应和因果关系,这个破题可以说是精妙绝伦。
咦?
坐在旁边的陪考学官注意到耿定向的表情变化,不由得纷纷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耿定向微微平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便继续看着第二道题目的答卷,却是紧扣着圣人治学初期的状况,并没有脱离题意。
在看到这里的时候,脑海已经有了一个十分明确的想法,这个在春节期间遭到殷家公子欺负的年轻人确实不是光说不练之徒。
耿定向又翻看后面的五经题,虽然答卷没有显得特别出彩,但亦是准确完成了这道题目,便是轻轻点点头道:“你的试卷答得不错!”
“谢大宗师夸奖!”帅魁暗舒一口气,却是知道不会像前面那一位被直接打落,便是恭敬地拱手道。
耿定向将手上的试卷放下,当即便淡淡地询问道:“汝年几何?”
“回大宗师,学生今年十七有余!”帅魁知道年轻容易被打压,但还是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