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童生师兄(1/3)
帅魁早已经达到一通百通的境界,面对这种关怀民生的思想理念,自然早已经积累到相应的八股文章。
半炷香后,帅魁便开始破题。
倒不是这道题太难,而是即便脑海早已经有了破题的思路,他仍旧会遵照着殷正严的教诲,对破题的句子精益求精。
帅魁坐在学堂附近竹帘的一侧,此时捻袖挥毫泼墨。
随着破题的答案写在纸上,接着按八股文的格式,开始不断完善自己所持的观点和中心思想,洋洋洒洒写下数百字的文章。
由于心里早已经有了一篇腹稿,加上写的时候还能进行思考,故而在文章落成的时候,便已经落成时便达到精品级别。
帅魁吹了吹未干的文章,而后便将刚刚出炉的文章交给端坐在孔子像左侧的殷正严。
殷正严先是扫了一眼帅魁的文章,只是脸上并没有特别的表示,又从《尚书》中选出句子继续考核帅魁。
帅魁知道面对科举考试,最有效的还是题海战术。
在回来之前,他到街上还淘了一堆有关《尚书》的五经题库,却是知道面对科举只有不断做题才是捷径。
帅魁面对殷正严的新题,当即拿着新题回到自己的座位,接着开始思考破题之法,而后便进行作答。
殷正严出题,帅魁作答,这种情况一直不断地反复,直到黄昏时分书院下课才罢休。
在看到殷正严负手离开的时候,呆在课堂的四十多号学生如释重负般,有不少新生显得疲惫不堪地趴在桌面上。
“我叫赵楷,见过师兄!”
“师兄,你是怎么样通过的县试和府试呢?”
“师兄,你能不能跟我们说说用的是什么方法,还请赐教!”
……
在这里有很多都是刚刚入院不久的新生,看着已经考取童生功名的帅魁像是遇到偶像般,不少人向着帅魁打听窍门道。
帅魁面对这些想要走捷径的同学,显得十分认真地拱手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与君共勉!”
一些老生深以为然,但一些新生却觉得帅魁太装了,甚至有新生在背后不屑地道:“太能装了,如此年轻便拿到童生功名,说没有诀窍谁信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