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历史车轮(1/3)
北京城,这个时代最繁华的都城。
在这个“凸”字形的城池的中央,便是象征华夏帝王权威的紫禁城,而在紫禁城的东南方是一座黑色琉璃瓦的阁楼。
这座阁楼原本是帝王的藏书之所,像鼎鼎有名全书约37亿字的《永乐大典》便藏于此处,但如今已经成为大明王朝的权力中枢,即大明王朝内阁所在之处。
隆庆的政治天赋很低,加上贪财好色,而今已经不怎么理会朝政,致使现在朝廷大事都落到了内阁手中。
跟嘉靖时期内阁的阁臣数量稀缺不同,现在内阁已经有五位。除了首辅李春芳和次辅高拱外,还有阁臣张居正、陈以勤和赵贞吉。
只是内阁成员过多并不见得是好事,以前严嵩和徐阶担任首辅,基本上是将内阁的事务一手抓,算得上是“独相”。
而如今,首辅李春芳仅仅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且七次升迁都未经官员推荐,故而威望有所欠缺。
以资历为例,李春芳别说跟嘉靖十四年的进士赵贞吉相比,却是连嘉靖二十年进士的高拱都比不过。
偏偏地,隆庆为了照顾自己这位老师高拱,在去年将高拱召回来的时候,还让高拱兼任了吏部尚书。
正是如此,现在的内阁首辅虽然是李春芳,但李春芳并不能完全掌控内阁,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是大家一起商量。
刚刚结束早朝,五位阁老便聚集在内阁议事厅中。
李春芳坐在首座,这是不可能被打破的。虽然赵贞吉的年纪最大资历最深,但由于是最后入阁,故而位居末座。
“首辅大人,诸位同僚,这里有好几份奏疏都是弹劾海瑞的奏疏,老夫总结下来主要是弹劾迂腐滞缓,不通晓施政纲要,庇护奸民,沽名乱政等十项罪状,诸位可以一观!”赵贞吉拿出一叠奏疏,便是将奏疏分发众人道。
张居正虽然对位列末席的赵贞吉这种总是先声夺人的作风不满,但赵贞吉足足比自己早十二年入仕,却是只能忍着了。
李春芳等阁臣翻开着奏疏,亦是认真地进行权衡。
对于在场的所有人而言,海瑞早已经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在所有人都不敢上谏的时候,正是时任户部云南司主事的海瑞站了出来死谏,将刚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