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羊了个羊(2/3)
些没有多少的整句大题的范文名篇,哪怕很多小题名篇都已经背得滚瓜烂熟。
歙县是科举大县,单是县试的参加人数便已经达到惊人的两千人,你这些题目完全无法挑出优秀且有说服力的五十人。
即便是要出考截搭题,同样不能过于随意。不然如果截取的是热门题目,那么同样会出现一大堆学子交出几乎相同的答卷,到时你仍旧会感到头疼。
正是如此,现如今想要拿出标准的好题基本不可能,历来都是随意选两个小题句进行截搭,致使一些考官都未必知晓自己出的题意。
今天的第二道题看似不讲道理,但实则是情理之中,这是最快速筛选出优秀学生的良方。
“学而时习之,有匪君子”
当大家看清楚第二道四书题的时候,整个考场的考生都不由得头疼起来。
这上句“学而时习之”出自《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朱熹所著的《四书集注》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见解是: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心中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这下句“有匪君子”出自《大学》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想要做一个有文采的君子,就要像雕琢玉器一般,切割之后还要磋平,雕琢之后还要进行打磨。
两句话组合到一起,大致的意思则是:只要将学到的知识不断实践运用,你就会成为一个有文采的君子。
“呵呵……学而时习之,这便是本题的重点!”
“不错,只要将学到的知识实践运用便是文采君子!”
“哈哈……这一道截搭题有何难,不过是信手拈来矣!”
……
一些聪慧的考生在理清题意后,当即便是捻袖挥毫,在宣纸上写下了一篇有关“学而时习之”的八股文。
当然,文章不可能是他们的原创,而是依靠着记忆从《小题文府》中寻找,将前人的佳作写在这里。
不过在这个时候同样会筛掉一大批考生,毕竟“学而时习之”这已经是小题,并不是人人都有幸“押中”题目。
正是如此,一些考生哪怕理清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