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人丁丝绢(1/4)
今晚无月,此时的街道显得十分昏暗,只能借着店家门口的灯火走路。
兄弟三人从客栈出现,先是走到了东街大道,而后来又拐进一条充数鱼鳞状石道的巷道中,拐角便是一间幽雅的茶馆。
茶馆有着闹中取静的味道,前院栽掉一些花草点缀,里间摆着足足十几张桌椅,最里面则是一个作为厨房和泡茶之用的场所。
这里已经坐了过半的人,兄弟三人寻得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下。
负责招呼客人的小厮正在这里忙碌,跟着别处有些不一样,这里竟然还有一个少女在这里招呼客人。
帅魁对于吃什么一点都不在意,却是知道帅嘉武在新安卫的日子不好,便是关心起帅嘉谟的情况。
虽然帅嘉谟始终无法摆脱军籍的身份,只是已经成为歙县户房的算手,却不会再被抓回去充当军丁。
尽管算手不是正式的编制,但由于存在着比较高的技术门槛,又是处在主管一县税收的部门,其地位已经不算太低了。
若是帅嘉谟一心搞钱的话,凭借着手里的一点点权力,其实还是能够通过篡改数据和界定田亩等次来摄取好处了。
却是还没等帅嘉谟回应,旁边一只手倒茶的帅嘉武瞥了一眼二弟,而后有些无奈地道:“他闯了祸!”
“闯祸了?这是什么情况?”帅魁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一声,当即便是打听道。
帅嘉谟似乎意识到自己闯了祸,甚至会给兄弟带来麻烦事,显得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帅嘉武将茶壶轻轻放下,将其中的一杯热茶送到帅魁的面前,又是瞥了一眼帅嘉谟道:“你问他!”
帅魁知道事情怕是不小,当即便扭头望向帅嘉谟。
其实在动作帅嘉谟进入歙县充当算手之时,他亦是有过此类的担心。毕竟以帅嘉谟这种刚直的性格,却是根本不适合混官场,更是很容易便得罪同僚。
“我在歙县架阁库发现歙县百姓每年都要缴纳一个‘人丁丝绢’的科目,每年缴纳8780匹生绢,只是我询问婺源县的同僚得知他们县并不征‘人丁丝绢’。而后,我翻阅徽州府粮册,发现徽州府所辖六县,仅歙县百姓需缴纳‘人丁丝绢’,其余五县均无此科。后我查阅《大明会典》,发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