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努力(2/3)
这确实,公益事业的回报大多是声望这一类虚无缥缈但不可或缺的东西,如果连声望回报都没有,那还不如直接丢掉,所以有一个合理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事情。想来是学校对学生组织经营能力的一种考验,因此才这么做的。
操作的空间大,但难度也高,要考虑的东西很多。
因为对这件事情也没有足够的了解,王浪也不能直接提出解决方案,只能先安排继续招募志愿者,将学生会的这些人打发了出去。
“你有什么想法?”王浪看向老六说道。
“属于无从下手,既不能随便送,也得尽快找到捐赠对象,考虑到效益的话确实是个难题。”
“捐赠给组织再让组织以学校的名义捐赠怎么样?”
“那不是白给人家占便宜了?而且咱们学校捐赠的东西是有一定价值的,现在的那些官方福利组织多黑暗?不说别的,光说最大的红会在今年地震的时候贪了多少你自己不清楚?那些人看到油水就捞,跟他们打交道就是自讨苦吃”
“慈善事业难做就在于社会收益上面,你给了人家一次东西,人家或许会念你的恩情,第二次不给了,骂你比谁都厉害。”
“人心如此,除非能持续性地给捐赠地留下好印象或者造成收益,否则社会收益这种东西收效甚微。”
“咱们学校是不是有支教计划?这算不算公益事业?”
老六一脸奇怪道:“当然算了,支教不算公益那这东西的门槛也太高了,人家大学生跑到你落后山区受苦受累,怎么也当得上大公无私几个字吧?”
王浪沉思片刻,思考社会上现有的慈善机构模型,大抵是以捐赠、赞助、支持等多种方式组合,而且是常年的支出,例如福利彩票每年都会往地方捐赠的运动设施,设置设立奖学金之类的,这所带来的就是源源不断的社会收益。
而眼下的学校绝对不能参照这种模式,因为东西就这么些,捐赠也只有这一次,与持之以恒的理念冲突,除非找到某种方式中和这种冲突,东西捐赠了还能让人家念你的好
大部分农村、山村只设置文化课,艺术课体育课这些几乎没有,而城市里的学生很小的时候就能接触到脑海中忽然想到这个的王浪有了一个点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