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周穆王到达古埃及,和西王母会面开始了长期的谈玄论道(2/7)
的大祭司。
公元前959年,周穆王率领七军,从中国出发,一路到达了北非的古埃及。
周穆王也顺利会见了西王母。
两人也开始了长时间的谈玄论道。
双方相对而坐,西王母开始说道:
“元灵在天地混合之前就已经存在,这里指的是对于人而言的地球灵、月球灵。
元灵顺从每个人出生的时机而产生了分灵,这个即是每个人的灵。
而这个灵是地球灵和月球灵融合而产生的。
当一个人的灵与其封装体相互平衡的时候,也就存在生命。
当一个人的封装体残缺不能再运作或者灵耗散而无法存在,那么生命也就终结了。
贪婪的人容易变得残暴,节俭的人容易变得仁慈,如果节俭又不仁慈,不如贪婪而不残暴。
事情对于境况的发展而言可以划分出小事大事急事可有可无的事情等。
而好的时机常常如月亮的盈缺一般变化而不等待人的判断。
所以合乎变化规律的时机的事情常常容易成就,反之常常陷入困境。
当我们寻求美好的时机,所得的事情或许不能是我们必定掌握的规律变化。
所以要考虑失败的情况和退路,否则当事情失败了,有退路就能活下来,反之就容易死亡。
但是如果是为了文明的延续为了人类的福祉,既是无退路的事情,也得有付出努力的觉悟。
仁慈的定义,也就是将心比心吧,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别个的可能处境。
不是我们的东西,不能拿,即使在路上捡到钱,如果数额较少,则可以收下。
如果数额较大,则不能拾取,应该放弃而等待失主,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
不拍别人的马屁,也不去冒犯别人。
内心要有着中心点,这个点既是顺应时机的,又是不显得自身唐突的。
要有公正的念头,不做邪恶的事情,不沉溺于封装体的欲望。
也就不随着身体的放纵而加速死亡,但是又要合乎自己的本心那样子。”
周穆王听了点了点头,他也认真学习。
随后西王母就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