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抛出诱饵(4/5)
需要养猪的村民和知青们一起需要草料喂猪,喂鱼后。
知青们这草就不怎么好割了。
甚至还有些本地的村民不准其他地方的知青,到本村附近来割草。
没办法。
国营渔场的知青们,为了偷懒,不想跑那么远去割草。
便有了把装草的竹筐底下藏上石头,上面铺上草,在称过重量,得到工分后,全都倒进鱼塘的骚操作。
当时,在一些公社附近,还有些国家建设成立的单位。
像是国营农场,国营渔场,国营林场之类。
这些单位一般都是接受本地青年。
就比如那个出事的渔场,就是国营渔场,由于云峰县修了水库,所以水资源丰富。
当地政府便在水库上游流域成立了这家国营渔场,在这些单位上班的人,拿的也是国家工资,已经算是正式的工人,所以个个都不怕死。
因此这家渔场成年累月都是亏损的。
发给他们的工资,都足够买他们生产出来的鱼好几倍。
就有了附近很多人在知道这事后,笑话他们是过来养石头的。
这也是后来渔场和农场基本上慢慢消失不见。
后世唯一留下的只有各地的林场,而且待遇也非常不错,
最初的林场很多都是秉承光头强的工作,那就是砍树,一直到1975,6年以后,很多地方开始意识到环境的问题。
纷纷重新植树造林,其中最有名的是某县城种的“绿化祖国”四个大字,流传到现在。
甚至在1991年以世界活立木字之最,入选吉利斯世界纪录。
这时在阳双村附近也有个林场的工区(当时不叫分部,分区之类,就叫工区。)
有时候,他们还会请阳双村大队的人过去帮忙种树,挖鱼塘,做上一天给上一块钱左右的工钱,算是阳双村,村民们不错的收入之一。
王承柱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曹建川的话。
也就是因为周围有这样的混子起了不好的头,让阳双村生产大队这些插队落户的知青,也跟着向这方面发展。
“说说你具体是怎么想的?”
“这次我们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