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监察百官(1/4)
饱福酒楼。
在书生说完如此胆大包天的话后,酒楼众人纷纷侧目。
那书生却更激昂了,面红耳赤地高声道:
“想崇祯元年时候,帝除奸佞、荫冤臣,一派明君之相。再看今儿个?”
“己巳之变、丙子虏变,襄阳之战大败、松锦之战大败……”
“听闻那闯贼已将襄阳改做襄京,自封‘新顺王’,南边儿张献忠也在蠢蠢欲动。更勿说那建奴异族。”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皇帝竟重启东厂!难道真是嫌他这大明太过太平,要给自个儿找点儿乐子么!”
崇祯一朝,广开言路,民间折子也可递予他御案之上。
他也曾金口玉言:“朝廷不以语言文字罪人。”
故此,民间读书人纷纷广结学社,没事就喜欢幻聚在一起针砭时弊,说些“大逆不道”之言。
只是,如此大庭广众之下,出此言论,未免过于不将王法放在眼里了些。
宁浤放下茶杯,品不下去茶了。
他嘴笨,尽管心内不认同,却不知如何反驳。
正当鸦雀无声之际,一位着素白圆领袍、头戴黑毡大檐帽的公子哥儿起身了。
他极年轻,面容姣好,通身富贵风流,笑吟吟地问:
“兄台所言,却叫在下有几分疑惑,还望兄台能解惑则个。”
书生昂首,“说!”
公子哥儿问:“兄台先前所言,我朝近年来兵败如山,敢问原因在为何?”
书生道:“当然是将领指挥不当!”
公子哥儿:“噢?照公子所言便是,我满朝武将,竟找不出一位可用之材?皇帝老眼昏花,净挑些腐木朽材领兵作战?”
书生甩袖,“你到底要说什么,别绕弯子,直说便是!”
公子哥儿:“我只想请兄台好生想一想,我朝连连败退,果真全在武将与皇帝一人之责?再仔细想一想,成祖当年设东厂,究竟为何!”
此话一出,众人瞬间通彻。
朝廷里头,皇帝和武将就没有故意打败仗的理儿。
可战事方面却接连败退,那根子,就得往其他地方看。
再提到成祖,当年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