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群众基础(2/7)
,心神再次落到系统中。
可航空发展太难。
飞机这玩意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造的。
里面涉及到的太多。
最主要的是搞定材料。
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要将生产材料带动起来。
不然一个连不锈钢、铝片都没办法制造的兵工厂怎么可能制造的了飞机。
所以。
这一次不像是以前那些黑粗大的大炮一样,随随便便搞出来。
“先兑换一些必要材料的制造方法,把钢铁车间扩充一下。”
林逸心中一动。
原本三万的贡献值,一下子就去了一万五。
剩余的一万五分配问题。
一时间又犯了难。
"是继续搞出新武器,还是换个方向?"
沉思了一会。
“既然要发展材料,那就全部把贡献值投入进去。”
咬了咬牙,林逸一狠心。
思索起在四十年代,这个步兵主流的年代,需要什么东西能阻挡住步兵的步伐。
想来想去似乎也就只有碉堡作用最大。
这个年代主要发展的还是步兵,注重大兵团作战。
重武器火力只是辅助。
毕竟科技树还没有点上去。
后世那些一炸就是几百米范围的炮弹,或者钻地几十米的炮弹都还要一段时间。
越想林逸觉得碉堡的作用很大。
按照猜想河源县作为卡住了鬼子晋阳城到苇泽关喉咙的战略要地。
鬼子必然不会放弃。
时机一到,必然还会再对河源县动手。
所以守住河源县就是一个重点问题。
而河源县本身作为战略要地,城墙等一系列的防守点位都非常多。
这样的话。
如果将这些原本的炮楼以及碉堡都配合河源县城墙连成一片,再加固,让敌人重武器无法突破的话。
到时候河源县被打造成一座战争堡垒。
鬼子啃不动的情况下。
就算是想困死河源县也不可能。
因为河源县地利位置特殊,城内有地下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