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番禺募兵(2/3)
说征募新兵,围观百姓顿觉索然无趣,很多青壮却是面色微微一变,当场就想溜之大吉。
前任大都督刚刚统帅五万交州子弟战死在交趾,不知多少父母失去了儿子,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多少孩子失去了父亲,如今这些战死的士兵尸骨未寒,新来的大都督又打算征募新的士卒,谁肯去做这份要命的差使呀。
眼看围观的百姓就要散去,叶秋却是不慌不忙,大声喊了一句:“月饷为三千铜钱。”
围观的百姓似乎脚底全部踩中了强力胶水,一个个瞬间都走不动道了,很多人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对方说的不是三千铜钱而是三百铜钱。
毕竟前几任大都督给士兵的月饷相差不太大,根据具体兵种的不同,从三百文到九百文不等,还经常拖欠,不至于换个大都督就直接就将月饷提高那么多吧。
叶秋似乎看得出围观百姓不信,微微一笑,继续大声补充道:“我再说一次,月饷是三千文铜钱,每月按时足额发放,若是立功或晋升,还会另外有赏银。对了,还保证每个士兵不超过三天能吃上一顿肉。”
围观百姓瞬间一片哗然,三千文……按时……足额……赏银……吃肉,每一个字都在重重撞击他们的心神呀,不少百姓一时之间都有些意动了。
要知道,三千文在番禺城是个什么概念,岭南顾名思义山地多,耕地少,很多人去当苦力从早累到晚也不过才得五六十文钱,但因为工商业也不发达,经常没活干,满打满算一个月下来不过才一千文左右的收入,勉强够一家人填饱肚子。
但如果眼前这个大嗓门的将领没有骗他们,意味着若是自己去当兵,家人拿着自己的三千文饷银足以吃得上饱饭,逢年过节说不定还能添一件新衣裳,若是自己再有机会立个功什么的,得一笔赏银,自己家的娃儿说不定还能进私塾念个书,将来也有机会中个进士当个大官什么的,就是考不中科举也可以去当个账房掌柜也好。
叶秋似乎看到了不少百姓眼中的意动之色,立即趁热打铁,直接拍拍手,很快就有几名士兵抬着几口大箱子出场。
叶秋随意打开其中一口箱子,从里面抓出一大把黄澄澄的新铜钱,手一松,铜钱从他的指缝间哗啦啦又落回箱子中,发出一阵阵悦耳的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